#今日營銷精選 是否都有點硬? ♡
以下是 2019/11/06 的精選內容:
🔎 【產業】以 Google 收錄龐大內容量為優勢,YouTube Music 服務正式登台
HTTPS://PSE.IS/L6LSB
🙋 YouTube Music 正式在台上線,同時連帶地也推出付費訂閱的 YouTube Music Premium 服務,將以每月新台幣 149 價格提供無廣告、可離線下載聆聽,以及以背景播放的聆聽使用模式。
YouTube Music Premium 服務則是藉由 YouTube 廣泛收錄的授權音樂 MV 內容,藉由付費讓使用者能聆聽各類音樂,同時透過分潤方式讓音樂內容提供廠商也能獲得營收,而 Google 方面也能因此增加獲利,可視為Google 藉由 YouTube 提出安插廣告之外,可以更直接獲利的營運方式。
Manny YH Li 點評:「影片網站變成聲音平台,「聲音」戰場越來越熱鬧。」不知道各位有無 YouTube Music 跟 Spotify 推薦比較心得?
🔎 【分析】納粹極右派如何從美國大選移植「滿足情緒」的社群操作術?
HTTPS://PSE.IS/KQY99
🙋此篇講德國極右翼怎麼用娛樂助長仇恨政治。
反移民、反多元價值的極右派「德國另類選擇黨」AfD 成功的關鍵與世界上許多政黨相同,他們使用社群網站上目標群眾分析,尋找當紅關鍵字,從中找到可納進口袋的游離票,包括如薛勒般對既有政治失望的人,以及對政治冷漠的人,以此影響關鍵選區。
AfD 一開始不談政治,而是用美食和娛樂抓住眼球:從討論課業的網路論壇,到建立 YouTube 播放清單、Instagram 美食部落客等;等拉進目標群眾後,才慢慢顯露真面目。
這項收集數據、暗中影響人們意志、形塑意見的科技工具,被前劍橋分析公司(Cambridge Analytics)核心成員形容為:「該被列管的國家級武器」。
剛好最近台北市議員邱威傑(呱吉)表示將和知識型Youtuber志祺七七、眼球中央電視台主播視網膜共同組織「歡樂無法黨」,並邀請網友加入創黨黨員,也引發許多對於政治娛樂化的評論。
愈來愈多的政治素人投入政壇,政治娛樂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,台灣目前選戰的進行式與社會現象,流於反智、民粹與娛樂化,參與者猶如進入嘉年華般地集體狂熱,這當中看不見的還有哪些值得注意?
🔎「政府 X 網紅」流量爆炸的社群秘訣:以「網紅」概念找回主動權
HTTPS://PSE.IS/MF3AN
🙋網紅內容持續受歡迎,不代表電視、報紙、新聞稿等傳統政治傳播方式完全失靈,但公單位的覺醒與參與就像風向球,證明網路文化、社群的影響力,正在加速擴張。
網紅已經通過了市場的考驗,養出一批專屬的受眾,只要他們的調性與公部門之間的屬性相符、不衝突,就會成為很好的線上意見領袖夥伴,可以借助他們的創意和獨特的表述形式,將生冷的政策或議題炒熱。
針對外界批評政治人物不該「網紅化」,或從娛樂角度出發傳達政策,前總統府發言人、蔡英文競選辦公室副執行長林鶴明認為,這樣的想法忽略了雙邊的影響力與需求。
以新北市為例,過去擔任副市長的侯友宜曾與館長玩《英雄聯盟》,強調市府對電競運動的重視。對網紅而言,在內容中加入新面孔和自己不擅長的主題,能帶給粉絲新鮮感;政治人物則可以借重網紅的創意和人氣,溝通他們想宣揚的政策。
-
欲深度分析、互動討論,請加入 FB 社團【 #新媒體營銷深度分享會 】[ https://reurl.cc/qnKlp ] 或前往 IG 限時動態收看每日營銷觀察 [ https://reurl.cc/lLvaYE ]